30年代人們不愛蘋果,更愛流線型

IMG_2929 copy.jpgRetro Design懷舊經典設計——
30年代人們不愛蘋果,更愛流線型

Words、Photos:Gerome Lee

「當懷舊成為顯學,好像沒什麼道理,但至少它很好看。」嗯,這真的是讓人想一探究竟,姑且稱之為設計微考古吧。現在不少店面走懷舊復古風,拜託你把西方古典主義的東西跟東方神秘主義的符號放在一起,當然更夾雜了一堆543的破銅爛鐵,喔對,最讓人受不了的還有號稱新時代科技節能代表的LED燈(我說的是那種有奇怪顏色,而且可以看到一顆顆LED發光二極體的詭異氣氛燈具)。而時間回到1930~1950年代之間,當時有一種特色外觀可是蔚為潮流,那就是流線型 (streamline)。

流線成為顯學的必要之始

美國以大熔爐為名,事實上來此落地生根,那可是第一代移民含血含淚無法選擇的宿命,只得通通被丟進這熔爐當中。幸好,在這個資本主義相對爆發的國度中,有能力、商業行為能夠有翻身之機。而法國佬Raymond Lowey帶入的設計思維在美國當時,堪稱是工業設計發展的初始設計師。30年代的美國大興這種流線風,本來究於交通工具降低風阻而使用的流線型外觀,連帶生活用品、家電等通通使用上,哪怕只是個放在廚房角落無風無雨的烤麵包機,還是要追求至少看起來比法拉利更低趴的風阻係數Cd值。那年代的汽車工業當然比不上今日,那些風阻係數對於汽車的操控影響性當然有幫上一腳,不過對於大部分人開著鋼鐵包成的巨大四輪車,那個動力輸出實在是不成比例,不過流線外表卻加了不少分。

40-50年代的流線風格不僅限於關乎流體力學的交通工具,你知道的,要趕上流行,單價過高的汽車可不是人人負擔得起。因此像是居家必備的小家電,像是烤麵包機、熨斗、吹風機,到家具等等,你所想像得到的都可以出現流線型版本。那些小家電放在桌上就算不動,你也可以稍微感受到那一點動態感。畢竟流行就是這麼一回事,當風一吹時,萬物皆驚動,流線型的快速發展也成了契機之一。

IMG_2982 copy.jpg

IMG_2977 copy.jpg

「仿生」說穿了,就是向大自然抄襲

19世紀流線型可是人類模仿自然的特點之一,取源於對於自然科學的理解,或者你可以直接說這是一種對於自然界的「抄襲」,許多魚類、鳥類經過時空歲月的演化,存活下來代表是一種成功的典範。潛艇、魚雷、飛機等人類跨越時空的重大設計,可都是來自這種「仿生」概念。一窩蜂這現象在全球各個時代皆會發生可不限於當下你我所看到的流行設計語彙。因此,流線型的誕生在物件中,是合理再不過的事情,那些反倒是絕對到不行的橫豎直線,自然中反而少之又少。

真的潮還是硬底子?

儘管實際功效仍讓人打上問號,不過人們消費的感覺可能卻有不同,雖然你我都知道流線型的熨斗或是吹風機並不會增加你燙衣服的速度,或是縮短吹乾頭髮的時間。不過,事實上這樣的形式流行,在工業設計的進步上,卻也有推波助瀾的效果。1930~1950是流線型設計在美國大發神威的時候,而研究空氣流過物體的風洞實驗也在1950左右,更快速進化,儘管在20世紀初,萊特兄弟為了成功打造飛機就曾經做過風洞隧道測試,而當時水滴造型也被視為最小空氣阻力的代表原型之一。1920年代左右,工程師Paul Jaray開始著手降低汽車阻力的研究,而透過實驗發現流線型的確可以改善汽車穩定度。

40年代到50年代,因應著戰爭需求,這樣的設計在實際應用上,還是得要發揮功效,讓飛機更容易操縱、讓汽車可以跑得更順暢。流線型除了外表酷炫之外,大量金屬凹折、延展構成的流動表面,的確增加了製作施工上的程度,但那又何妨,重點是要流行啊!當打出趨勢、流行就是標價增加200%的保證說明。Raymond Loewy自己曾說過,「最美的曲線就是銷售數字上升的走線。」不折不扣的商業掛帥思維,也確實讓人們掏出大把大把鈔票買單。

你要說這是一種科技創新與泛用的好案例,或是一種人們對時髦追求的嚮往,不論如何,流線造型的確有著難以替代的歷史意義。

986815f54c24138252e28a6f9ee1730a.jpg

Paul Jaray時代下的流線型跑車(credit:http://alchetron.com/Paul-Jaray-1280580-W)

 

全方位的潮流蔓延

Orlo Heller曾在1936年設計出一款號稱全球最美的釘書機,而這款釘書機正好就是追求流線造型的極致,握在手中基本上就是一種品味非凡的感覺,縱使它終究就是一個釘書機,但人們依舊將他視為那時代下的指標。

當下科技,絕對比100年前還更進步,人們進展的變化把這樣的效能變得內斂,在外觀張狂奔放的30~50年代,不少讓人驚奇的產物也是在這樣極致的流行普及化之下誕生。因此,你可以發現一個風格、潮流或是流行的累積,縱使有單一代表物品,還有許多考究當時代的環境,那些因應而生的周邊設計,它雖然不一定解決了什麼問題,但卻滿足了人們的需求期待。

IMG_2949 copy.jpg

IMG_2940 copy.jpg

頑童精神始然─Thomas Heatherwick

Words_Gerome Lee

01_HR_HeatherwickStudio_CREDIT_HeatherwickStudio_副本.jpg

Heatherwick Studio工作室 (Photo credit: Heatherwick Studio)

 

最頑固的實驗態度,從Play打造頂尖團隊

中生代的建築師,全球大點名的話,Thomas Heatherwick絕對是榜上有名,尤其他那看似大玩特玩的作品中,卻又有對於材料應用、人與空間以及對於未來想像的深度思考。或許你還跟他不太熟,不過現在有了近距離接觸機會。從3月5日到5月15日這段期間,Thomas Heatherwick把工作室重要的精華設計和手稿等等,通通搬進台北市立美術館,「New British Inventors: Inside Heatherwick Studio」的特展從2015年3月從新加坡國立設計中心(National Design Centre, Singapore)開展,一路到了北京、上海、香港,在亞洲巡展的第五站終於來到台灣,究竟Thomas Heatherwick跟我們有哪些關聯,一個設計中生代的頑童設計師,他的視野與細膩遠比你想得更複雜。

Workshop_01_HR_CREDIT_HeatherwickStudio2011-master.jpg

Heatherwick工作室內製作模型 (Photo credit: Heatherwick Studio)

 

當代達文西,從倫敦雙層巴士到種子殿堂

Thomas Heatherwick,1994年在倫敦成立Heatherwick Studio,直到今日他的員工約有180人之多,並且在2004年就獲得Prince Philip Designers Prize,是該領域當中最年輕的得主。如果你印象中記得上海世博的英國館,一座外形插上上萬根如刺一般的白色建築「種子殿堂」(Seed Cathedral),用6萬根蘊含25萬顆植物種子製作而成的壓克力桿,這就是出自Heatherwick Studio之作;如果還是沒印象的話,那就來說說英國倫敦市區的招牌紅色雙層公車,曾經50年未動過的設計,在2010年倫敦政府為了籌備奧運的期間,而Thomas成功重新打造了油電混合系統的雙層巴士,成為倫敦市區中的運輸新指標。

1970年出生的Thomas Heatherwick,現年還不到50歲,在創作、設計能力與成熟度高漲的當下,他大張旗鼓的從建築、都市規劃、城市空間、家具產品等各種發揮設計長才的載體中,不斷勇於嘗試新做法,這裡頭包含了未來想像、科技導入、人文關懷、生態重視等等。

Thomas Heatherwick就讀Royal College of Art皇家藝術學院時期,他的導師Terece Cornan大讚他根本就是在世的李奧納多達文西,早在大學時代就開始嶄露頭角。這樣說起來,Thomas Heatherwick可是個神童,但你可以說他是善於找麻煩的頑童,不論如何,他的設計的確帶給了人們眼睛一亮的未來想像。

791_01_HR_UKPavilion_CREDIT_IwanBaan.jpg

上海世博英國館 (Photo credit: Iwan Baan)

471_01_HR_NewBusforLondon_CREDIT_IwanBaan.jpg

倫敦市區雙層巴士 (Photo credit: Iwan Baan)

 

童心不滅,大人小孩為玩失心瘋

若要說一項台灣人對他比較認識的設計,可以從Spun Chair陀螺椅說起。這張椅子是和義大利老牌家具製造商Magis合作,天曉得Thomas Heatherwick這個建築師對於產品的定義,就得與眾不同,既然建築已經四平八穩安立地面,那椅子又何必要中規中矩呢?

311_01_HR_Spun_CREDIT_Magis.jpg

注入成人童心的Spun Chair。(Photo credit:Magis)

老實說,大多數人看到陀螺外型的椅子都不免思索到底該如何乘坐。事實上,當你看到旁人坐上之後玩得不亦樂乎,你壓根發覺自己沒想到椅子除了乘坐之外,還能因為這樣的不安定感帶給你莫名其妙的樂趣。Spun Chair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移植了其他產業技術的生產過程,像是原本製造圓形金屬的,用於定音鼓或是瓦斯桶這樣的金屬桶體,還有使用曾經為倫敦奧運設計打造獎盃、獎座的金屬加工經驗。將這樣的成型手法用在打造大型家具,對Thomas而言面臨的技術門檻與障礙,遠比不上如何把動態的座椅變成輕鬆好坐又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子,在動態之下還能保留靜態的舒適度,這是最大的挑戰。

591_02_HR_OlympicCauldron_CREDIT_JasperWhite.jpg

製作Spun Chair時也使用過往設計奧運火炬的金屬加工經驗。(Photo credit:Jasper White)

 

絕對吸引力的南洋知識之樹

若要說為什這次特展首場展出的地點選在新加坡,而不是台灣呢?其中一個合理的解釋或許是2015年初完工的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學習中心。透過層層堆疊建構出來,看似有機主題就像是樹木向外增生。由12棟高達8樓的建築構成南洋理工大學學習中心(Learning Hub),這座建築物有趣的點可以從它的名字說起,在命名上選擇以”Hub”取代了常見的”Center”,”Hub”除了有最重要的中心區域的意思外,它還多了包含了「對外連結」的意思。

對於教學空間而言似乎少了東方人傳統講求局格方正的有效空間利用,事實上環形結構卻讓教學空間彼此更加緊密。為了成功創造出南洋理工大學的知識神經系統,內部有56間環形教室之外,創造了更多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場域,延綿不斷地流動式的設計,也讓環顧四周的視野變得更好。南洋理工大學學習中心不只是Thomas一人獨秀,它還找來義大利插畫家Sara Fanelli,把原本平淡無奇的牆面加上了科學、藝術等等元素融入了牆面雕刻。重要的是,你不得不說走進校園內,目光一定會被這棟有趣的建築給吸引過去,而創造出這樣另類的潛在「學習動機」,可能又是Thomas Heatherwick帶來的另一個驚喜。

NanjangTechnologicalUniversity_Learning Hub_CREDIT_Hufton+ Crow.jpg

南洋理工大學學習中心 (Photo credit: Hufton+Crow)

 

變形金剛捲動橋

Heatherwick Studio的設計本質一直以材料開發、創新運用為核心,這件事情說來簡單,執行起來面對到的不確定性,卻著實讓許多企業單位卻步。2002年的捲動橋(Rolling Bridge)是一個設計師參與社會設計的好案例。當時在帕丁頓區要設計一座跨越小型運河河道的人行徒步橋,這對於動輒跨越海灣或是峽谷的偉大工程來說,這可使用傳統對開式的橋面收折。不過Thomas卻使用鋼纜、木造橋面等材料做成一座可蜷曲的徒步橋,讓人們驚艷不已。在Thomas Heatherick腦海中,東西本來就沒有規定應該長得怎樣,不斷的挑戰與打破框架讓人們知道:「喔,原來這個東西也能這樣做!」在你讚嘆不已的同時,他又摩拳擦掌繼續向未來邁進了。

143_01_HR_RollingBridge_CREDIT_SteveSpeller.jpg

捲動橋是一個大膽創新的實驗,Heatherwick Studio把固定式的建物變成增加生活彈性的創新可能,兼具行人徒步與水道通行。(Photo credit:SteveSpeller)

416_02_HR_Extrusions_CREDIT_Peter Mallet.jpg

Extrusions將鋁擠壓延伸拉長後加上扭曲與斷裂成為一張極富風格的長椅

(Photo credit: Peter Mallet)

816_ 01_HR_GardenBridge_CREDIT_Arup.jpg

打造跨越英國泰晤士河的生態花園橋(Garden Bridge) (Photo credit:Arup)

 

全文刊載於《震旦月刊》No.537/玩味設計